Welcome to Bel Canto Studio

我的分享

運用整個身體去唱歌

要唱好歌 ,不是單單講究於聲帶的運用,更重要的是整個身體的配合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試想想例如大提琴演奏時,只靠弦線和弓去發聲嗎?彈奏鋼琴時,只用音搥敲打弦線就產生美麗的音樂嗎?不!發聲以外,共嗚也非常重要。大提琴靠本身的琴箱產生渾厚的音色。鋼琴也靠著整個鋼琴音箱,做出的漂亮音色。

那麼,人聲除了靠聲帶,身體就是共嗚箱了。我常常對學生說,唱歌要多用身體。利用身體的力量去發聲,用身體的空間產生共嗚。身體的每一部分,例如背部、腹部和面部等都應該正確地運用。經過學習,長時間練習,身體的各個肌肉都受自己控制時,唱歌就會變得更容易容易及靈活。

唱歌與科學

Singing is the combination of Art & Science

聲樂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。藝術主宰感情表達, 科學則是技巧的運用。怎麼說技巧就是科學呢? 教授唱歌技巧, 不應單單倚靠老師個人的經驗, 還需要有科學的根據。

人體本身就是一件樂器, 怎樣發聲和怎樣唱出理想的音色, 是要靠身體每一個肌肉作做出協調。身體本身就有物理和生理上的限制, 怎樣令我們的樂器(身體) 發揮出最佳的狀態? 在學習聲樂過程中, 應先了解發聲原理, 了解自己的身體, 做適當的練習, 才會不斷進步。

你對自己的聲線與身體有多少了解呢?

「唱歌」需要學嗎?

很多你認為「唱歌」是不用學的。沒錯,不像彈琴和其他樂器,要奏出一首歌,要由看樂譜開始,還要學習怎樣控制樂器,從而發出美妙的聲音。因為你的「聲帶」是與生驅來的,你天生就擁有這件寶貴的「樂器」,不用看譜,不用別人教,你總可以隨心所欲地發聲和唱歌。

但聲樂卻是另一回事,我們所著重的,不單是唱出指定的音高,更重要的是要用正確的方法發聲。事實上,「人聲」比世上任何一件樂器的結構都要複雜。怎樣控制氣息、聲帶的狀態和共嗚的運用等,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。在享受唱歌帶給我們的樂趣外,同時也能保持聲帶的健康才更重要。因為我們的聲帶是獨一無二的,無可替代的。同時,它亦很脆弱,很易受傷,輕則聲音沙啞,重則聲帶腫脹生繭或長瘜肉。一旦有以上問題存在,要經過長時期的治療、改掉舊習慣兼重新建立正確的發聲及唱歌習慣,情況才會逐漸得到改善。所以,你說「唱歌」需要學嗎?

你追求的是怎樣的歌聲?

我有一位學生,她是一位初中生。她天生擁有一把很好的嗓子。大約半年前,她
跟我學唱歌。她很聰明,在很短時間內進步了不少,大大改善了漏氣,喉嚨聲等問題,氣息的控制亦進步了很多。
 
她對我說覺得自己的聲音成熟了很多,原本她很pure唱合唱團的聲音不見了。對我
來說,現在她的聲音當然和過去不同,因為人是需要進步的,聲音是需要進步和發展的,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童聲階段。再者,不是只有男孩子才會轉聲,女孩子也會經歷這個階段,只是沒有那麼明顯罷了。試想想在還是小學生時的聲音與中學時有分別嗎?中一與中七時有區別嗎?應該是有的,聲音會隨著年紀漸長及練習而變得成熟和渾厚,這並不是壞事,而是學習過程的必經階段。
 
人体本身就是一件樂器,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聲音,沒有必要去模仿任何人。學習聲樂就是用正確的方法,將人体這件樂器發揮到極致,善用運氣和肌肉,運用不同的共嗚區,唱出漂亮的音色。
 
有些人可能會特別喜歡某一種音色,但在初學的階段,老師會努力發展學生的聲綫,在這個時候,學生在音色上沒有太大的選擇空間。在某一天有穩建的技巧時,才可用正確的方法,利用不同的音色去表達不同的音樂。
 
請謹記:「音樂是很廣泛的,表達的方式也不是只有一種,只有建基在熟練的技巧上,自如地運用聲綫,才能將歌曲深層次地表達出來。盲目地追求單一種音色,實在太膚淺了。」

沒有美妙的嗓子,可學聲樂嗎?

很多人都對學聲樂有所誤解,認為聲樂高尚得不可觸碰,一定是天生擁有超級靓聲的人才有資格學習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

記得以前我的聲樂老師對我說:「靚聲,人人都有」。當時我不太明白,但現在明白了。

首先,靓聲的定義究竟是甚麼?每個人喜歡的聲音都不同,有些人喜歡清脆的海豚音,有些 人喜歡圚渾厚實的低音。所以基本上,音樂是主觀的,但是也有客觀的因素。這些因素包括: 技巧和演繹。或者你會說:「我的嗓子不好,總是沙沙的,唱K還可以,但學聲樂就不適合了」。關於聲音沙啞的問題,我在之前的文章已作討論,這很大機會只是用聲不當所致,詳情我不在此多說了。

總括而言,我們可以透過正確的發聲方法、觀摩和不斷練習,充份發揮每個人獨特的聲線,唱出感動人心的歌聲。成功與否不在於是否有美妙的嗓子,而在於後天的努力。

王菀之丹田氣唱歌護聲

【明報專訊】暑假可說是青少年用聲過度傷及聲帶的高峰期,年輕人不免相約三五知己「唱K」,部分從事零售和直銷等的暑期工亦需要大聲說話。香港青年護聲大使、唱作歌手王菀之便告誡青少年玩樂之餘,別忘保護聲線。平時說話「雞仔聲」、演唱時卻中氣十足的王菀之說,青少年唱K興起時往往靠喉嚨大嗌,既容易傷聲,亦不夠響亮;她唱歌時會採用「美聲唱法」,運用丹田氣力將聲音推出來,再透過鼻骨和頭骨擴音,減輕喉嚨壓力,歌聲也會響亮得多。這種唱法聽來玄妙,但只要持續學習和經專業訓練便能掌握。

瑪麗醫院言語治療師黃潔指出,這種發聲方式醫學上稱為「共鳴」(Alternate Focus of Resonance),當聲帶只在喉嚨的有限空間內震動,發出的聲音會較小,若懂得將聲帶震動擴展至胸腔、口鼻腔、面腔等,聲音便得以擴大,原理就像彈結他的音箱將聲音擴大。言語治療便是教授患者共鳴發聲技巧,避免經常緊喉嚨強行大喊,傷害聲帶。

文章日期:2007年7月24日

One Response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